《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 律。这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于推 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民 法典》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意义何在?近日,各界人士对 此进行了解读。
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 本法。它的出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必然产物,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民法典》明确 界定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它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发 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推动 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民法典》起草组成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谭启平认 为,《民法典》核心精神就在于平等保护,“平等”二字重 于千斤。具体到民营企业家而言,过去强调公共财产神 圣不可侵犯,公民和企业的合法私有财产虽然也受到保 护,但在理念和执行中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民法典》明 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 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如果能 把《民法典》贯彻实施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能够实现 平等保护,其实对于民营企业发展而言是最大的利好, 这是党和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
《民法典》的要意是稳预期利长远,它给市场主体特 别是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最大的“定心丸”。从此次《民 法典》的起草到颁布实施过程看,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中 国共产党把法治建设作为维护社会进步和推动国家体 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抓手。如果全社会方方 面面都能按照《民法典》实施,把《民法典》的贯彻实施情 况,作为衡量党和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标尺和考核 指标,那么它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
《民法典》体现了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经济性 的高度统一,它的出台对民营企业来说,是加强对民营 经济法律保护的重要契机。 《民法典》中一系列关于财产保护和营造法治化营 商环境的规定,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为政 府的地方立法及相应政策出台奠定了基础。山西省重 庆商会秘书长胡孝先认为,《民法典》对于法制健全,保 护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权利,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每 个人息息相关,非常有战略意义。《民法典》一颁布,民营 企业家的权利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保障。《民法典》规范了 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进一步厘清了国家对于市场 干预的基本逻辑,为创业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 坚实的法律基础。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总商会副会长、贵州贵达律 师事务所主任朱山认为,《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 法,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就是法治 经济,《民法典》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完备的法律规则,赋 予和保障市场主体财产权,确立了完备、公平的市场交 易规则。有恒产者有恒心,《民法典》为市场进行产权保 护、市场主体保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提供了可预期、可 实现、可操作的法治保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民 法典》注重保护产权,对于扩大民间投资、防止资金外流 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受新冠肺炎疫 情影响,经济不稳定、下行压力大,国际经济形势复杂, 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有助于民营企业家建立对未来 的预期稳定,提升民企投资信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 和创造力,助力民营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