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新型钢包出钢技术+ 查看更多
在钢的连铸生产中,目前普遍采用滑动水口系统完成钢包出钢过程。在钢水注入钢包的初期,填入水口的引流砂的上表面迅速烧结而阻碍了熔融钢水的渗透,烧结层在下部物料的支撑下能够承受钢水的静压力而不破坏;与此同时,物料的烧结速度变慢,烧结层保持在一定的厚度。当钢包开浇时,拉开滑动水口,下部未烧结的引流砂因自重下落,烧结层失去支撑,在钢液静压力的作用下,烧结层破碎,实现顺利开浇。目前的自动开浇率一般在90-98%之间。另一方面,引流砂的使用引入了对钢液有害的夹杂物,这些夹杂物在之后的工艺中很难去除,并会在中间包中被钢液中的[Al]还原为Al2O3夹杂,存在于钢液中,并最终成为钢材成品中的有害夹杂物影响钢材的质量和性能,为制造高级洁净钢造成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且,现有的连铸工艺中大量使用的硅质和铬质引流砂,都含有数量相当的Cr2O3,会形成大量的6价Cr化合物,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钢包电磁出钢技术是钢坯连铸工序的一种新技术设想,其基本原理是用与钢液成分相同或相近的Fe-C合金代替传统引流砂,在钢包出钢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加热,使钢包底部上水口的Fe-C合金快速全部或部分迅速熔化,从而实现自动出钢。该工艺的原理图如右图所示,当钢包空包时,在上水口中填入Fe-C合金来替代传统的出钢用引流砂,在上水口外侧布置感应加热线圈,当钢包置于浇注位时,给感应加热线圈通以高频交流电,Fe-C合金将在感应热的作用下发生软化直到开始熔化;此时,拉开滑板,钢液将随着全部或部分熔化的Fe-C合金流入中间包中,顺利完成出钢。
应用电磁出钢方法有如下冶金效果:
(1) 可以提高钢包的自动开浇率至100%;
(2)显著提高钢水的洁净度,提高钢种等级或生产高级洁净钢;
(3) 减少浸入式水口的絮流,增加连浇炉数;
(4) 避免使用引流砂形成有毒的六价Cr,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彻底取代引流砂,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企业成本。
钢包电磁出钢技术是国内外首创,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发表论文多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实验。该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钢铁冶金新技术,创造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李欢
联系电话:0315-385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