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富民科技工程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17-01-01
一、总体安排
全面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山区特色优势资源与多样化的环境条件,大力实施“绿山富民科技工程”。遵循“优质、高效、生态、低碳”的原则,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山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打造山区绿色果品、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旱作杂粮、名贵药材、食用菌、生态旅游与休闲观光和马铃薯八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在主导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山区科技发展水平,推动山区经济跨越发展。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河北山地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01)
围绕山地干旱缺水、生态严重退化等问题,开展山地生态水文调控、植物耗水特征与适水种植结构优化、山区生态景观关键节点设计、农林互交立体配置与水肥精准管理自动控制、石质山地关键植被生态修复与重建和山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技术的研究与规模化示范。
优先主题二:河北山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02)
开展山区果蔬、杂粮、畜禽、中药材、花卉等农产品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和贮运保鲜等技术研究,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应用与示范。
优先主题三:河北山区优势果品近自然生产技术创新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03)
进行山区苹果、桃、葡萄、樱桃、核桃、板栗、枣、柿、特色杂果等优势果品近自然生产关键技术、节水灌溉与肥水一体化技术、省力高效双减无公害施肥用药关键技术、设施栽培错季供应技术、适宜山地果园装备的研究。支持优质果品选育技术研究,创建优质安全的近自然生产技术体系。
优先主题四:太行山规模整地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指南代码 3020204)
针对当前太行山大规模经济开发(钩机高强度整地)而造成的植被破坏、土壤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滑坡灾害加剧等生态安全问题,从再造土体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入手,重点研究再造土壤剖面构建技术、微生物复垦与培肥地力技术、生物篱建设与地埂固化技术、裸露岩体植被覆盖技术、堆积坡面植被重建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山地农业景观再塑技术等,为构建山区生态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优先主题五:河北山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05)
重点进行传统农家乐升级改造与多样化休闲农庄工程研究,包括农业景观、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创意与应用研究;支持休闲农庄、颐养家园、有机农产品庄园、葡萄酒庄、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主题公园的设计与示范;支持山地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支持冬奥会影响下的河北山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与开发。
优先主题六:山区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指南代码 3020206)
重点研发山区主要畜禽低碳型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选取体现山区特色的优质鸡、家兔、奶牛、羊、肉牛、地方猪等主要畜禽,围绕优良品种(品系)培育、饲料资源开发、节能减排设施配套、标准化饲养管理、养殖生态环境保护、品牌产品开发等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主要环节,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提出低碳型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
优先主题七:河北山区绿色蔬菜高效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指南代码 3020207)
围绕山区绿色蔬菜高效生产模式及产业化构建,重点开展山区农业设施结构优化与创新,新型建造材料开发和利用研究。支持山区绿色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创新,包括山区蔬菜集雨节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环境智能化调控技术,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等;支持基质栽培应用技术、基质配方及其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支持山区野菜的引种驯化和设施集约化栽培、野菜功能成分分析与深加工技术;支持山区蔬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优先主题八:山区优势特色杂粮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08)
支持山区传统优质特色杂粮(包括藜麦、薏苡等新兴杂粮)作物优质品种筛选,研究与之配套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技术;支持研发与新品种配套的优质高产、农机农艺结合轻简化、水肥高效利用、病虫草害无害化防控等生产新技术;研发杂粮主食产品、功能保健食品、速食方便食品等系列化杂粮加工产品。
优先主题九:山区中药材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09)
重点进行山区中药材优良品种筛选与培育,中药材种子种苗、濒危药材种源繁育,中药材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以及林药、果药、粮药间作栽培模式研究。研发太行山酸枣、连翘、皂角等野生优势药材资源产业化技术,开展药食两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及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优先主题十:河北省山区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10)
重点开展山区特色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食用菌新型栽培配方开发;工厂化、错季反季、林菌套种、无公害等新型栽培模式示范;食用菌贮藏与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菇棚物联网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
优先主题十一:山区植被生态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 3020211)
以提高植被群落各种生态功能为目标,重点研究山地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水土保持功能提升、京津风沙源防风固沙功能提升以及山地次生地质灾害植物防治功能提升等技术;建立功能导向型防护林体系科技示范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山地“聚、保、蓄、节”高效水分利用技术、拟自然人工促进植被构建技术、植物微环境土壤改良等技术研发。
优先主题十二:山区采矿迹地生态重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12)
围绕山区采矿迹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复垦披绿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采矿迹地土壤环境修复关键技术、山区边坡生态恢复人造土壤构建关键技术及山区边坡工程治理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优先主题十三:林下经济及非木质林产品开发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 3020213)
以提高林地经济产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林地复合经营为目标,重点支持利用经济林(含果树)、生态林及林地资源开展林药、林菌、林菜、林草、林农、林禽、林畜等经济动植物的复合种植、养殖模式及后续配套产业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三、绩效目标
1、每个优先主题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1-3个,通过科技创新形成“绿山富民”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和模式,促进典型区域的集成示范与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建设壮大50个山区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和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广转化先进实用新技术50项,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3、承担绿山富民科技工程专项项目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项目负责人,须在项目任务书相应栏目内,进一步明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项目研发的各项技术指标、知识产权、技术路线及创新点做出预期评价。
 
四、项目安排
按照河北省山区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要求,计划安排绿山富民科技工程(专项)20-25项。
 
五、申报要求
承担绿山富民科技工程专项项目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必须依托龙头企业或山区特色产业基地为协作单位。企业或其它单位承担绿山富民科技工程专项项目,必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协作。
 
六、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书及相关附件,申请资金在50万以上的项目需提交预算申报书。
分享:
搜索阅读更多政策资讯